益阳文明网
文博讲坛之中国黄文化
来源:益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08-21

  8月20日上午9点,益阳文博讲坛之中国黄文化在市博物馆非遗厅开讲,由资阳区组织部曹鸾老师担任主讲。

  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把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统称为“黄色文明”。汉民族的祖先,居住、耕种的土地是黄的,洪水期饮的河水是黄的,到了晚期智人阶段,自己的皮肤也是黄的。应该说,我们的祖先,在和森林对比中,在和蓝天白云对比中很早就认识了黄色。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的晚期,黄河流域活动着一位大政治家、大发明家,他曾经征服了黄河流域诸多氏族,组成氏族联盟,作了氏族联盟的领袖。人们尊重他,纪念他,称他为“黄帝”。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黑、红、青、白、黄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义、理、智、信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汉代的皇帝认为汉代承秦朝之后,当为土德。五行学说又认为土胜水,土是黄色,于是服色尚黄。当时的星象学家还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认为黄色为土,象征中央;青色为木,象征东方;红色为火,象征南方;白色为金,象征西方;黑色为水,象征北方;又因为黄色位居五行的中央,是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最为贵,定为天子之服色。唐代,黄色被运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万多幅珍贵的壁画,面积达五万多平方米,但不同时期的壁画色彩也是不同的。如北魏时期主要用红棕色,配以蓝、黑色。唐代则开始多用黄颜色,多彩多姿,明亮而华美,成为敦煌壁画中最辉煌的一页。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诸将给他披上黄袍,便代表拥立为帝,成为一国之君,可见当时人民对黄色的重视。明清两朝,北京成为首府,黄色更成为皇家专用色彩,平民百姓不得以黄色为衣。九五之尊的皇帝,穿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故黄色引伸为权力的象征。

  其实,黄色原为佛家最常用之色,佛体被称为金身,寺庙用黄色,称为金刹,僧袍等一切装饰色都用黄色,佛像也以鎏金、漆金为贵,因为黄色自古被认为是天上的颜色。(益阳市博物馆 姚弘)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92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