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周凯军影作入选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来源:益阳在线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09-19

  

  9月17日,益阳资阳区总工会干部周凯军接到“第十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通知,他创作的摄影作品《苗家人》光荣入选。这是该展对湖南参展作品的唯一一份入展通知。 

  第十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新闻社、中国摄影家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这次大展以“遇见·家园”为主题,将于十月在贵州雷山县郎德苖寨开展。影展结合主展地特有的建筑风格,将入选作品融入到古寨墙面、池塘、廊桥等原生态文化环境中,为观展者打造一场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视觉盛宴。组委会自年初发布全球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韩国、印度尼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0余位摄影师的16000余幅作品。入选的162幅(组)作品在主展地展出后,还将在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巡展。 

 

  《苗家人》是一组以“苗家舞龙”为中心的100幅苗家原生态风情摄影拼接而成的超级照片。其所以将舞龙置于视觉中心,周凯军说,这是因为苗家舞龙被视为“世界最疯狂的舞龙”。在黔东南的雷山等地,舞龙又称“舞龙嘘花”,活动从正月初三开始,经过十多天的舞龙串寨,拜年讨喜后,苗民便以寨为单位,将所有苗龙堆放在自制的嘘花竹筒上,竹筒里塞满了火药,让苗龙在焰火般砰砰的“嘘花”中变焦为龙骨,全寨男女老少则在冲天的烈焰和竹筒的巨响中,宣泄自己的欢笑,展示自己的勇敢。整个场面刺激而又火爆。 

  这幅舞龙照,是16年前周凯军第一次到贵州苗寨采风时摄下的,此后,他几乎每年一次,都深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共收获摄影作品近2000幅。簇拥着“苗家舞龙”的其他99幅,均是从这些原生态影作中挑选的,有苗家的生产生活、婚嫁喜庆、歌舞赶场、祭祀拜祖及苗家独有的鼓藏节、苗年节、姑妈回娘家节、独木龙舟节等。参与评审的专家对这幅超级作品,都用“蔚为大观”“集苗家民俗之大成”“震撼”“穿透”等字眼来评价。 

  

  为了这块原生态,为了心中那份美,周凯军每次采风都是自驾行,以致一个星期不洗澡,或一天不吃饭是常事。除了这次“世界性”的入展,他的以苗家为题材的作品,均接二连三在“南疆苗寨摄影赛”和“苗疆圣地全国赛”等大赛中获奖,一些图片在雷山县还被作为巨富广告和年历。 

  周凯军从事摄影40多年,早期创作的《心灵》《家作》《渔崽》在北京展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创作的《总理您好》《有问有答》获全国和湖南省“金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郎德苗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朗德上寨”。郎德上寨座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 

  至今全寨有118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进出有三座寨门,青瓦吊脚木楼疏密有致地建筑在近山麓处的山坳斜坡上,木楼建成悬山顶屋面,曲径回廊。多数木楼为清代建筑,五条花街通向寨中,寨中有大小两个鹅卵石铺就的公共娱乐场所——芦笙场。郎德上寨这个清雅不俗、山水林田文物兼有的古朴苗寨,以它传奇式的色彩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过郎德上寨视察,几十个国家的贵宾来过这里参观。 

  寨内吊脚楼鳞次柿比。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抗暴名将杨大六文物馆”。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2005年,这里的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郎德上寨,首先要饮十二道拦路酒,然后才沿着石板小路走进寨子中央的芦笙场。在郎德将会欣赏到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 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 

  1985年,郎德上寨作为黔东南民族风情旅游点率先对外开放;1993年载入《中国博物馆志》;199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中外,是旅游观光、考察苗族文化、领略苗族风情的首选村寨。朗德上寨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 (益阳在线  谌建章)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92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