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益阳资阳区救助对象人脸识别率超9成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易杨       发表时间:2019-06-05

  “全区15526户兜底对象和低保对象,14035个完成了‘人脸识别’,登记率已经超过了9成……”这是益阳资阳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救助对象人脸识别认证一个月时间交出的答卷。5月28日,在资阳区新桥河镇杨林坳敬老院,36名集中供养老人由工作人员上门完成“刷脸”认证,至此,资阳区130个村(社区)中,已认证人员全部采集归档,他们每季度只要使用手机打卡签到,即便打工在外,也能领取相应救助补贴。同时,入户调查模板全面应用,所有新进救助对象的申请、审核、审批资料全部实现手机实时申报、采集,救助信息全面公开公示。

  近年来,由于城乡居民领取社会救助待遇人员不断增多且居住分散、人户分离等情况,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传统的认证办法工作量大、效率低。复核纯粹依靠手工,由对象每月到村(社区)进行人工签到,无法实际监管到位。如何确保救助对象按时足额领取相关待遇、避免资金违规发放,已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问题。为深入推进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救助对象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死亡保”“僵尸保”等现象,实现精准救助,今年,资阳区组织开发社会救助对象智能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通过电脑和手机远程“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技术,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足不出户、在家即可实现资格认证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充分运用定位技术,实现救助流程的全痕迹化管理,所有档案电子化,所有救助信息公开公示,在我省“互联网+救助”工作实践上作出了积极探索。

  今年4月底,人脸识别系统在资阳区上线。全区130个村(社区)在专用电脑上,配备人脸识别摄像头,对辖区内在册低保、特困、精减老职工等社会救助对象中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的人,进行人脸注册与识别;对能熟练使用手机操作,或外出人员,帮他们下载手机微信端;对不能自主活动的人员,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人脸注册与识别。系统运行一个月以来,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评,表示方便多了。

  据资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张建军介绍,人脸识别认证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低保申报、审核、审批程序,所有步骤有迹可查,对象家庭、人员情况及相关佐证资料拍照上传,调查记录、家庭经济状况核算填报上传,实现所有档案电子化管理,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救助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益阳日报 谢辉 通讯员 曾艳)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