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乡村“镇”兴|谢林港镇 冬闲田“长”出油菜产业链
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王 君仪       发表时间:2024-02-20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油菜管理指导。(邓洲提供)

  近日,在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谢林港村“湘油708”油菜示范基地,绿油油的油菜长势正旺,宛如连片的绿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派出农技员指导村民人工除草,加强田间管理。

  填补制种领域的空白

  高油酸油菜是近年培育出来的油、菜两用型新品种油菜,经济价值较高。2022年以来,谢林港镇采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培育的新品高油酸油菜“湘油708”种植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产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将高油酸油菜种“芯”掌握在手中?谢林港镇将油菜制种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支持湖南清溪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湘油708”油菜示范基地,以“五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提级制种基地设施,实施田块归并、田型调整,成功打造新品种“试验田”与“先行先试区”,并落实制种“专地专用”制度,固化制种土地,形成制种专属区域,同时成功获得“湘油708”的独家制种与经营权。

  一手抓制种,一手抓推广。通过“国企平台+村级合作社+农户”产业运作模式,谢林港镇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据统计,2022年至今,谢林港镇累计流转土地1.8万亩,带动高油酸油菜种植8000亩,遍及全镇6个村。2024年高油酸油菜菜苔产量统计为4000吨,菜籽产量预计为1000吨,高油酸油菜产业发展实现了量质齐升。

  目前,种植高油酸油菜已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带来超100万元收入,在“公司+基地+农户”三方经营模式下,农民不仅可获得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仅参与田间管理这一项,每人每年增收过万元。村民李秋锋笑容满面地说:“以前种完水稻农田就荒在那了,现在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不仅省心还能增收,去年我就拿到了近2万元务工费呢!大家荷包鼓了,日子越来越好了!”

  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

  高油酸油菜不仅制种可带来收入,花开季节还可供观赏。每年3月至4月,谢林港镇谢林港村和清溪村就变成一片花海。油菜花开时节,人们成群结队,走进田野、村落,赏花游玩,品农家美食。这里的近20家农家乐,高峰时平均每家日营业额可达1万元。

  近年来,谢林港镇持续推进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发掘油菜菜用、油用等功能,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

  高油酸油菜菜薹每年11月开始采摘,含有丰富的钙元素、钾元素和维生素E,口感清甜,味道鲜美;高油酸菜籽油4、5月收获后压榨,具有低芥酸、低硫苷、高油酸、含油量高的特性,其油酸含量高达82.3%,收购价格比传统的油菜品种高一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按每亩可产菜薹500公斤、菜籽150公斤测算,每亩油菜收入可达5000元,远高于单纯种植一季水稻的收益。

  目前,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油菜薹规模种植基地可年产油菜薹4000吨,通过和客商对接,油菜薹产销两旺。全镇年产菜籽油400吨,菜籽油及相关产品产值4000万元,因其营养健康优质备受市场追捧。

  谢林港镇党委书记曾逸文介绍,谢林港镇将围绕稻油产业,持续发力,打造万亩省级稻油示范产业园,配套建设油菜冷链车间、油菜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平台、特色农产品体验中心,打造从油菜制种、加工、销售到农旅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加紧商标的注册与保护,让清溪油菜的品牌价值凸显,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记者手记

  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近年来,谢林港镇大力开发冬闲田种植高油酸油菜,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往,秋冬季农作物收获后,田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如今,随着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种植意识的提升,冬闲田得到利用,成为种植油菜等作物的理想选择。将冬闲田与高油酸油菜结合起来,便能在保证土地有效利用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当然,要实现冬闲田与高油酸油菜的有效结合,还需要在农业技术、种植模式、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研发适合的高油酸油菜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高油酸油菜的市场竞争力等等。

  总之,谢林港镇“冬闲田+高油酸油菜”模式为农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通过合理利用冬闲田、种植良品良种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农业模式在广阔的田野上生根发芽。(记者 苏钢 通讯员 邓洲)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