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益阳“城市美容师”焦友弟 无偿加班工作超过600个小时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08-16

  娴熟地挥舞着手中的扫帚,时断时续的雨和着“沙沙”的扫地声,半个小时不到,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焦友弟身上已经没有一根干纱。8月14日,记者在益阳中心城区金山路见到了这位“湖南好人”。见记者用关切的目光看着她,她淡然地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累,最难熬的夏天都快过完了,不热了,就好办了。”

  焦友弟起早贪黑,只为扫出一路洁净。图片来源:益阳日报

  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美容师”,4年多来,焦友弟每天早上5时便开始忙碌,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每年主动无偿加班工作超过600个小时。虽然苦累,她却始终将百姓生活舒适摆在第一位,从不讲条件、谈报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脸霜,她用行动兑现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的庄严承诺。虽然每天的工作局限在300米长的路上,但她却扫出了“十大感动赫山人物”“湖南好人”等一系列荣誉。

  蹲墙根、坐路牙、吃冷饭、喝凉水;除夕之夜与同事们在马路上“过年”……这就是焦友弟工作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她养成了每天早上5时开始普扫的习惯,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日常工作中,焦友弟还是个有心人,她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飘浮物是卫生保洁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工人常常是用手拾捡,不仅效率低还很不卫生,焦友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自费购买了铁丝、面料等材料,制作成手握垃圾袋和夹钳,在班组推广使用后,拾捡飘浮物的效率大大提高。

  焦友弟告诉记者,刚入行时,每天早出晚归,有时还会受到歧视,刚刚清扫干净的路面,转身又被丢了一地垃圾,即使找到了乱扔垃圾的人,好言相劝之下,却得到了“我不乱扔乱倒,你扫什么”的回答。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焦友弟灰心了,几度有了离开的念头,单位领导、老环卫工人的及时关心支持,打消了她的去意,让她下决心要做就做好。

  在同事眼里,脏活累活面前,焦友弟从不退缩。2013年夏天,位于金山路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坑槽与压砣出现偏移,不能液压作业,必须将坑内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后才能操作。那时,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等待上台倒垃圾的运输车辆已围成一片,如不及时清理,这一区域的垃圾中转将全面受影响。焦友弟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坑槽内,冒着恶心的垃圾腐臭味,用双手将坑内垃圾一块块捧到坑外, 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汗水混在一起,坑槽内的蛆虫顺着她的手和头发爬动着,垃圾臭味熏得她呕吐不止……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她坚持将垃圾清理干净,确保了垃圾中转的顺利进行。

  焦友弟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遇到有困难的人,她总是热心相助。同事的垃圾车坏了,她帮着整修;谁的扫帚散了,她帮着扎;谁的锹头掉了,她帮着装;谁的载重垃圾手推车拉不上坡,她停下来帮着推一把。她和那些朴实的环卫工人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团结互助。2012年8月,焦友弟在金山路加油站垃圾箱附近捡到一个黑色无纺布手袋,内有现金、银行卡、身份证、存折等物品,存折上有10万元。焦友弟发现手袋里有钱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找到失主。原地等待无果后,她果断决定把包交到环卫处,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了失主。每天打扫着大街小巷,焦友弟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捡到卡、现金、证件了。每次,她都想方设法交还给了失主。

  年近五十的焦友弟是家里的顶梁柱,作为女人,焦友弟没有时髦的衣服;作为母亲、妻子和女儿,由于工作关系,她觉得愧对家人的实在太多。2014年4月,她的丈夫因静脉曲张严重住进了医院。手术那天,恰逢赫山区环境卫生检查, 焦友弟无暇顾及丈夫便投入保障一线。手术结束后,她丈夫被护土推出手术室,医生大喊“病人家属在哪里。”她丈夫无力地摆摆手说:“别喊了,我爱人很忙,我一个人能照顾自己。”同年6月底,她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左腿骨折在中心医院做手术,当时天气炎热,正是垃圾成倍增加高峰期, 焦友弟没有请一天假陪伴照顾父亲,只是到了晚上才利用休息时间烧上一口汤喂父亲喝。在焦友弟看来:“如果说,当初干这项工作是为了生存,那么经过了这许多年,放在心上的更多的是责任,是使命。”(益阳日报 谢辉)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92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