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益阳:“湖南好人”邓迪华 乡村教师27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11-29

  初冬,日子来得晚,走得早。邓迪华“叭”的一声按开办公室的开关,墙上时钟刚好指向七时,他每天这时到校。这个时候,在大山里,窗外还是一片黑寂,他用力踢了踢脚,想把鞋和裤脚上的露水蹬掉……11月23日,在益阳安化县苍场乡完小,这个地处六步溪原始次森林腹地的偏远山区小学,邓迪华是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迟的老师。

  有人说过:将简单的事情成千上万次,就是不简单。起床、做饭、不管风雨,步行两公里到校……邓迪华每天的生活,就像时钟一样简单。对于扎根深山小学27年的乡村老师而言,他的默默坚守深深地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今年获评“湖南好人”也在情理之中。

  27年来,邓迪华始终耕耘在这片原始次森林的山区,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激情,送走了一拨又一拨学生。自己也从青涩小伙渐渐变成了中年大叔。“从家到校,两公里山路,以前只要半小时就能到校,现在不行了,至少得40分钟。”邓迪华操着很重的安化口音说,“这条路,走了27年,路边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小树都长成了栋梁之材。自己腿脚大不如前了,不服老不行呀。”

  在同事眼里,邓迪华是“工作狂”。27年来,他坚持不懈学习政策法规、师德规范,提升自己的政治水平;在教学中,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每年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内容不少于3万字。为了提升业务素质,他长期坚持写作,坚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让自己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让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发展。他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开展讲演、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表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互助中进步,在探究中求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亲切、忘他的学习氛围。

  同时,邓迪华还积极引领教师大胆进行课改,学习山东杜郎口课改精髓,推行学生自主发掘、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课堂新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邓迪华为学生辅导功课。图片来源:益阳日报

  在孩子眼里,邓老师就是他们的“天”。这些年来,邓迪华始终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学生病了,带他们上医院,为他们送开水服药,帮他们做合口的饭菜。学生生日,为他们送上祝福卡,组织全班为他们唱生日歌。对于潜能学生,和他们一起谈心,激发斗志。他加强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建立“师生连心桥日记”,让学生把自己的快乐、烦恼写在日记中,自己每天回复,这样,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及时化解了学生心头的阴影。妻子是一名代课教师,他只能算是“半边户”,但是每年通过捐款、爱心筹捐资上千元。这些年,他为患病学生、受灾学生、因病致贫家庭累计募集爱心款56000余元。

  10年前,邓迪华被任命为学校德育专干,他用满腔热忱,为山里的孩子拨亮了心灵的天空,他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起,坚持每周一节学校课程、队活动及国旗下讲话等,开展每月一主题的德育活动。通过班级文明星评选、学校文明榜推介的方式,掀起讲文明、学文明的热潮。注重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借助国家对学生的资助政策和学校贫困学生减免等机会,组织全校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同时,通过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献上生日祝福卡、教师节为老师献祝福、感恩大自然征文比赛,让孩子们懂得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在家人眼里,邓迪华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在教学生涯中,双休日在他的概念里等于零,由于所分管的工作多达7项,同时每周还有10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备课靠双休,临时工作靠双休,以校为家,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时间充裕的时候,他还扎根于教学研究之中,争做研究型教师。这些年,他撰写的论文12篇获县以上奖励,主持的课题多次获安化县一等奖,课改经验发言《治校若治家,改革求务实》在安化各校传诵。同时还指导其他教师多次荣获县级一、二等奖。

  在邓迪华的抽屉里,保存着这些年来的荣誉:县优秀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实事助学基金杰出教师奖……对于这些荣誉,他淡然置之:“只能说明以前的工作做得还行,以后的路,还需要自己去走,能把自己的青春和爱撒播在这里,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才是我最大的欣慰。”(益阳日报 谢辉)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