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益阳八旬老党员的不变初心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8-11-07

  在益阳沅江赤磊河上,黄茅洲大桥像高高隆起的脊背,横跨其上。跨过这座水乡大桥,沅江黄茅洲镇子母城村老支书曹松林的家,就在连接这座大桥两公里处的公路旁。简朴,是这位“湖南好人”留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要认识曹松林这个人,先应知道这样一组数字:现年81岁,196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23岁开始,先后担任中队团支书、生产队长、治保主任、民兵营长、支部委员、乡镇企业干部;从1977年开始,担任村支书14年,1991年在乡镇企业工作10年,2001年退休。

  数字、时间和职务所勾勒的,只是一个老党员、老基层干部的平凡人生。但是,如果走近曹松林,握一握他满是沧桑的手,聊一聊他工作时的难忘时光,这位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老人,总是会给人一种能量,一股温暖,让人看到一颗爱党、为党的赤子之心。

  曹松林的平凡人生,从不平凡中开始。1937年,带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人世时,迎接他的是日寇犯我中华的铁蹄声和枪炮声。几岁时,为了生计,他们举家迁到南县厂窖。在厂窖惨案中死里逃生后,一家人来到黄茅洲子母城定居。沐浴新中国阳光的曹松林有幸入学,并于1960年光荣入党。面对鲜艳的党旗,他立下了终身报效组织、永远服务人民的初心。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曹松林都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把最美好的青壮年都献给了这方他无比热爱的土地。“我是党的人,无论在什么艰难情况下,我都相信党,相信组织,都要时刻为党分忧,为组织解难。”曹松林没有诤诤誓言,却能用平实的话语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退休之后,因为终年操劳,曹松林患下了胆结石、肠穿孔、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曾经一年住院七次,被医院医护人员称为“老院长”。加上老伴也体弱多病,几年下来,两口子花在看病吃药上的开支,让他的生活逐渐捉襟见肘。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近年来,曹松林家接连遭遇变故。在外制作防盗窗的大儿子雇人安装门窗时,被雇人员意外摔下身亡,赔了近20万元;二儿子意外腰伤,花费了大笔治疗费;三儿子儿媳两口子在一次事故中双双骨折,儿媳妇脑袋中至今还装着钢板。为此,村里经过民主评定,将曹松林家认定为贫困户。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困难面前,曹松林总是保持乐观心态,勉励儿女树立信心,自力更生,发奋创业。2017年,家庭经济稍有起色,他便在村党员会议上提出退出贫困序列,将救助资金留给更需要的群众。今年春天,在全村党员群众代表会议上,曹松林再次提出退出贫困救助范围的请求。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老党员、老村支书,理所应当为政府分忧,为国家解难,自己的家庭困难是暂时的,要将帮扶资金给最需要的困难群众。”朴实无华的话语,深深打动了与会党员,充满敬意的掌声在会场经久不息。

  退而不休,永葆本色。两年前,子母城便民服务中心建成时,一位村民因对拆迁补偿不满,放言要炸掉便民服务中心。曹松林听到后,当即严厉批评村民,并多次上门做思想教育工作,直到让他认错道歉。前年,村里电网改造时,一根电杆正好立在小儿子家的菜地里。小儿子不同意,要求将电杆迁走,曹松林二话不说,带着儿子到村部认错改错。在曹松林看来,自己是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党和集体的事业自己都不带头支持,如何让群众支持?

  黄茅洲大桥建成后,连桥公路正好通过子母城村。修建公路时,一些群众因补偿问题阻路阻工,曹松林冒着酷暑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个一个解释政策,为连桥公路的修建日夜操劳,即便躺进了医院,还要打电话关心进展情况。在他的协调下,公路顺利通车。

  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曹松林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有人说他老实,当年凭指标当兵可改变命运的年代,他3个儿子没一个占指标当兵,连乡党委书记建议他女儿到乡政府当打字员的关照,他也用一句“女儿读书不多”为由谢绝了。别人不理解曹松林,但老伴理解,她知道,老党员、老支书有自己的底线,感恩党、维护党,一生的付出都值得。(益阳日报 谢辉 通讯员 贺志凌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