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弥补学校教育不足,值得效仿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04-10

  挖掘自身的行业优势,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博物馆在行动。

  4月份,该馆将招45名小讲解员。我市6至15岁的在校学生,只要身体健康,现在可报名参加招募(详见3月30日本报八版《市博物馆面向中小学招募小小讲解员》一文)。这个看似平常的举措,却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利于孩子的成长,值得市民为之叫好,也值得一些单位效仿。

  先是弥补乡土知识教学的不足。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历史的缩影,孩子要当上“文博小使者”,就得较为系统地学习益阳的悠久历史、风土人情,文物让其知益阳。时下,乡土教材虽然进了多数学校的课堂,但是一来教材编写局限于一地一域,且浅尝辄止;二来部分老师乡土教学看成“搭头”,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常用其他课挤占。部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讲得不好听一点,除了记得几个历史名人外,其他一问三不知。不熟悉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辈创造的灿烂文明,对故土没有自豪感和自信心,怎么可能热爱它关心它,进而去建设它?

  次是弥补动手能力培养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上面喊了许多年,中小学校上实践课也有点“历史”了。然而,在部分老师、家长的脑海里,“重文化分数轻操作技能”的传统观念还有很大的市场。有了文化分数这根“指挥棒”,一些学校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叫得响、落得轻,会上重要、会下次要、上课不要。有的小学生、初中生除了会读书外,什么也不晓得做。当小讲解员要会讲解、会接待礼仪,能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培训时要打卡,“上班”时要遵守作息时间等等,孩子能学到技能、磨炼意志,也能在服务他人时提升自己。

  再是弥补志愿服务育人的不足。在益阳、特别是在银城,志愿服务已成一个品牌,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教育、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文化。然而,学校更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殿堂,繁重的任务迫使老师不可能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育人模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是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今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孩子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既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又能耳濡目染其他同学与朋友服务精神,可以说受到双重教育,放大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每个孩子心中,有着绚丽的梦想。给孩子一个平台,让他们走进社会、扩大视野、锻炼能力。此举既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又补上了学校教育的“短腿”,还给中小学生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这种一举三得的好事,值得效仿。(益阳日报)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92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