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为恢复高考40周年击掌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一杨       发表时间:2017-06-12

  恢复高考已40周年,“几家欢乐几家愁”。对高考的评判,要数两种人最有发言权,一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在高考中崛起的过来人,二是能直面现实敢于讲真话的教育人。

  日前,《新京报》刊载李兴丽报道《一位理性的高考捍卫者》,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刘海峰,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录取大学生中的27万分之一,乃被时代选中的第一代人,誉为“金77”!当年实际参加高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多人,录取率低于5%。40年来,高考从一代人命运的拯救者被演变成“人人都能吐槽几句”的人才选拔机制,要求废除高考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其间,刘海峰扮演了新思想的传播者、旧秩序的改革者、新体制的维护者,自称是“为高考保驾护航的人”,强调以统一的刚性指标为主,竭力反对废除高考。他就像维护高考的灭火员,哪里燃起反对之火就赶赴哪里灭火,因以从参与高考到研究高考,成为理性维护高考的著名学者、高考研究的专业户。他认为“分数是那些没有家庭背景考生的‘硬实力’”,预示“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氛围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即使‘将高考送进坟墓’,不久也还得将它重新请出来”,并力挺如许观点:“恢复高考不是简单地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面对媒体就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对他的采访,他在肯定之余也不忘泼下一瓢冷水:要防止“多元录取”变成“多‘银’录取”“多‘权’录取”,要防止孩子的才学考试竞争蜕变为家长的关系能量竞争。对社会给予期望的“综合评价”,他也持谨慎的乐观:大规模的人才选拔,还是需要可以量化的刚性指标,否则就可能变得功利。

  最近,《中国青年报》又刊载了陈志文时评《我们需要多一些陆局长这样的教育官员》,说应对高考的应试教育有被污名化之嫌,有的人恨不得将其赶尽杀绝,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教育局局长陆建国急急乎公开为之站台,语惊四座:“我们党一向提倡实事求是,如果觉得是正确的事情,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为什么非要说一套做一套?好像应试教育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此言接地气、讲实话、敢担当,即受到底层家长的热捧。为什么?就因其触及、挑明了近年教育改革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要实事求是;一个是不应以正确的政治方向裹挟教育改革。他一语捅破窗纸:“现在教育体制内,批评应试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因此,很多教育系统内的领导、名校长、专家学者为了讨好舆论,“在公开场合,如果不批评几句应试教育,就浑身痒痒,似乎一批应试教育,他的格局就大了,认识就上层次了”。该文大声疾呼:我们希望多一些陆建国这样的教育官员,脚踏实地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从来声气相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上世纪末,笔者主管全市招生,即直面现实,急起撰文总结文革十年废除高考的深刻教训,回击对高考的种种责难,公开反对各类保送,疾呼打住各项加分,盛赞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忌批“片面追求升学率”,力主“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坚持不懈地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这里所谓“全面”,就是不排除“追求升学率”。其间,一如《应试不是“丑小鸭”》《保送不是“灵丹药”》等篇章,即为肯定高考的赞歌,保卫高考的檄文。辖内诸多名校老校长为之共鸣,呐喊:既有高考,就要光明正大地应试,应试并不是什么不可外扬的“家丑”!

  为人处世,贵有一个“真”字,咋想就该咋说咋做,要从内心鄙薄表演,自己绝对不要表演,也决不要相信别人的表演。老百姓需要陆建国这样的人民公仆,身先士卒,求真务实,以人民的名义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业内说得好:应试也是一种素质,素质同样需要能应试。素质与应试不是对立的,只盼从素质、应试的相容到相溶,让教育走出“岔车道”。(益阳日报)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92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