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织好“两张网” 让清明更“清明”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王君仪       发表时间:2022-04-07

  □ 宋梅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为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实现清明期间祭扫安全有序,我市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动配合,压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织密织牢区域防控、安全“两张网”,让广大群众以文明、绿色的祭扫方式追思先辈、祭奠逝者,形成了清新文明、气清景明的清明时节新气象。

  织密“防控网”,倡导清新文明“云上祭”。疫情之下,祭扫祖先,仍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然而,目前各地仍处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避免现场祭扫,减少非必要聚集,则成为了守住防疫成果的最佳举措。因此,疫情下的清明祭扫,“心意”重于“形式”。要借力互联网载体,大力倡导“云上祭”“公益代祭”等新型祭扫形式,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前提下,深度开发线上祭扫平台,为群众提供鲜花代祭、网络祭扫、时空信箱、诵读祭文、“丝”念寄情等多样化服务,以“变”的新形式延续千年“不变”的孝道文化。同时,持续加大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力度,严格执行区域最新防控要求,在清明祭扫高峰时段,安排专人、专班在公墓管理处协助做好防控措施,祭扫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场所码,接受体温检测及信息登记,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身份信息核查,并做好相关台账登记,以最严的防控举措守好“进出门”,实现祭扫防控无死角。

  织牢“防火网”,倡导气清景明“绿色祭”。焚香、烧纸、点蜡、挂球是各地清明祭扫的传统方式,也是群众寄托哀思的最常见表达方式,但由于传统习俗,不少墓地选址为草木丛生之地,这也让清明节成为了火灾高发时段。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深入人心,群众传统祭扫观念逐渐转变,绿色文明祭祀成为祭扫新风尚,但要彻底改变这些旧习俗,仍需要久久为功。要持续推广绿色祭扫新理念、新方式,在清明前后,采用张贴宣传海报、村村响广播、上门宣传等方式,让绿色祭扫观念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在清明祭扫时段,在集中祭扫地为群众提供免费鲜花,用鲜花换纸钱(鞭炮)的方式,替代传统纸、烛祭扫,减少明火的产生。同时,加大安全巡查、培训力度,进一步压实殡葬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定期对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消防安全培训,做到排查无遗漏、无盲区。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