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益阳安化大福镇务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依杨       发表时间:2019-12-18

  益阳安化大福镇在安化东南部,与宁乡沩山接壤,镇域面积325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76户19582人,是安化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通过持续脱贫攻坚,到2018年底,全镇累计脱贫4346户17899人,1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48%。今年以来,该镇进一步加力提速,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年内完成新增脱贫171户57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9%的目标。

  帮助和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大福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载体,立足实情,分类施策,组织和发动贫困人口将土地向资本转变、将资源向产业转化、将劳动向市场转移,着力提升劳动者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开发各类市场要素的沉潜价值,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持续的战役

  破解贫困难题,须找准导致贫困的成因,才能因病施策,对症下药。发动脱贫攻坚战之初,大福镇对域内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了全面和深入的调查,仔细甄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病灶”和“病因”:有因病因残因学因灾造成的贫困,有缺技术缺土地缺劳力缺资金造成的贫困,还有因交通条件落后生存环境恶劣造成的贫困。显然,天灾人祸和要素制约是贫困人口难以走出低收入不良循环的根源。

  对此,大福镇党委政府在努力调动自有资源的同时,积极对接国家扶贫政策,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并激励贫困主体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在逐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交通、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就业培训等工作。2016年至2017年,该镇着力推进了产业扶持带动一批、技能培训就业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完善政策兜底一批、救济救助帮扶一批、生态修复补偿一批等“六个一批”项目,以及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电网建设、广电设施建设、网络通信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六大建设”工程。2018年深入实施了特色产业富民行动、劳务就业造血行动、教育助学扶志行动、医疗健康关爱行动、住房保障安居行动、兜底保障救助行动、基础建设提升行动、生态补偿惠民行动、集体经济巩固行动、基本公共服务达标行动等“十大脱贫攻坚行动”。2019年全面展开了产业就业增收提升工程、“三保障”提升工程、双基建设提升工程、内生动力提升工程、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干部攻坚能力提升工程、风险防控提升工程等“七大巩固提升工程”。

  几年来,脱贫攻坚战线不断突破和扩大,持续向纵深推进。到2018年底,全镇共有1.1万多人次享受教育资助;有10万人次享受医疗健康救助;有6300多人次实现社会兜底救助;有1584户4666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补助;有1275户贫困户享受扶贫小额信贷。表现在脱贫成果上,有1.7909万人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实现产业增收脱贫,到户小产业奖扶项目实现了全覆盖;有1765人次通过培训就业实现就业增收脱贫;有322户1268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搬迁脱贫;有133户511人通过生态补偿实现脱贫。

  强劲的战车

  基于经验和现状,大福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能力,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形成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才有可能完成整体上的脱贫致富。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所在。

  基于此,大福从自身基础出发,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自然出产,围绕茶叶、药材、水产等生态特色种养产业做好文章,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扶贫车间,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引导,激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直接帮扶、股份合作帮扶、委托帮扶等模式,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镇(村)+示范点+贫困户”“扶贫车间+扶贫产品+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 利益联结机制。以特色产业为载体,有效聚合各类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战车。

  2014年至2018年,全镇共投入各类资金1996.35万元,重点支持发展了安化黑茶、乡村旅游、中药材、畜牧水产养殖、水果蔬菜等5个主导产业。这一过程中,大福突出抓好县、乡、户3个层级的产业帮扶项目,实施县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12个,乡镇项目12个,到户小产业奖扶项目覆盖所有全镇已脱贫贫困户。石门、梅溪、木孔等13个村实现县级产业扶贫整村推进。

  沂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初,以加工销售大福各地的土特产声誉鹊起,注册有“沂溪六子”品牌——东山河鱼子、新桥辣椒子、木孔干笋子、大福香干子、大荣河鱼子、长塘盐菜子。公司年产值180万元,安排贫困户务工人数30人,务工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7200元。去年,企业又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2个扶贫车间,实施后续产业帮扶。

  目前,大福已发展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多家,家庭农场近20家,每个村都成立了1家以上专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认定4家“扶贫车间”。这些,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筑就了坚实和长远的平台。

  同时,通过持续推进技能培训、就业转移、创业致富和创业农户小额信贷等工作,充分把劳动资源化为市场资源,实现脱贫从被动帮扶向自主增收转移。据统计,全镇15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近三分之一为贫困户共同合作建立的。如:禾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田跃辉成立安化县禾黄村种养专业合作社,2016年10月获得小额信贷5万元的支持,常年养殖土鸡、水鸭3000多羽,年收益达25万元。

  坚韧的战队

  近年来,大福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务脱贫攻坚”的理念,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下,镇村党政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先进分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洒下了奋斗的汗水,收获了喜人的果实。

  脱贫攻坚,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大福镇把最强最优、最具有奉献精神的精锐集中在脱贫攻坚上,高标准、严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坚持“一周一会商”“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通报”,按节点、按要求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要确保脱贫攻坚全过程的真干实干,经得起检验,必须建立富有生长力的制度机制。大福镇党委政府狠抓责任落实和任务考核,对重要扶贫工作采取“插旗作战”“定点爆破”的战术,限时达标完成。“脱贫攻坚就是啃硬骨头,在科学部署的前提下,任务完成与否、群众是否满意,只问结果,不问原因。”这是党委书记卢映云经常说的一句话。有的干部驻在扶贫点上,半个月不回家。有的干部因为工作太拼,一个月瘦下来10多斤……新桥村党总支书记邓毅华因其工作成绩突出带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全力协调政府完成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新桥集中安置点的建设、竣工、入住等任务,高质量完成贫困村出列验收考核,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县委组织部驻富民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谭瑞,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推进全村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倡导成立全镇首个“扶贫车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镇党委书记卢映云勇于担当作为,工作业绩突出,连续两年(2017-2018)被评选为全县“狮子型”干部。

  在2018年7月启动的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中,大福镇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会战、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会战、贫困户脱贫“三保障”会战、开展产业扶贫会战、开展精准扶贫“六大建设”会战,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商讨完善、细化并确认帮扶计划,每次走访落实1-2项帮扶措施,解决1-2个具体问题,确保每次走访取得实际成效。累计落实7352项帮扶措施,解决了6441个具体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2017年,大福镇获得全县脱贫攻坚贡献奖称号,2018年获得全县脱贫攻坚较好单位称号。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大福镇众志成城,誓取全胜。(益阳日报)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