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在推进社区自治管理中提升居民幸福感
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王 君仪       发表时间:2023-12-04

  在推进社区自治管理中提升居民幸福感

  ——听“强中心城区”战略落实落细到社区的声音

  “强中心城区”战略落实落细到基层,与社区群众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强治理、强文化。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如何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让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助推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趁着初冬暖阳,记者走进资阳区老城区,看基层社区推进“强中心城区”战略落实举措,听基层群众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资阳区老城区旧街改造施工现场。

  汽车路街道文昌阁社区因辖区内始建于宋朝的文昌阁而得名,改制企业多、老楼多、老人多,“三多”特点突出,社区维护和管理的担子重。如何强化基层治理,从最打眼、最突出的地方着手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在“新”上做文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三微”项目建设,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擦亮幸福“底色”。

 

改造后的老旧居民楼。

  五一东路两边的老房子多,多为老旧居民楼、破产改制企业的旧楼,有的已经成了危房。棚改拆迁时,五一东路、西门巷、资江东路半包围的一片老旧楼区域,经拆迁、平整、复绿,靠近西门巷一侧增设了两排停车位,便利了五一东路上进出学门口农贸市场的行人车辆;站在市场外,目之所及的马路对面叶绿花红,稍远处就是文昌阁一带的江边风景线,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买完菜经西门巷步行至文昌阁,晒晒太阳、散散步,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放松的方式。

  老旧事物细节处的一点一滴新改观,呈现了老城区的新变化,带给人最真切直观的感受。

  行走在文昌阁社区内,忠臣庙巷的建设围挡后,文化墙制作完成了大半工序,共筑中国梦、垃圾分类新时尚、社区志愿服务宣传等彩绘主题已见雏形。学府公寓与缝纫机厂家属楼前,挖机、工人在忙碌作业,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改造,从源头治理内涝问题。居民楼过道、背街小巷,经过黑化、加强环境卫生管控后,干净整洁,清爽有序。翠竹花园新装了25盏路灯,安装了健身器材,小区老人们不仅能在白天运动健身,晚上活动活动也有了光照……种种举措,循序渐进,呈现给居民看得见的幸福。

 

社区内垃圾分类亭。

  时光褪尽岁月痕。来到资江东路上的大成殿,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王艳不免感慨,她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看电影,看着眼前的破旧建筑,繁华落尽,尽显沧桑。而对岸的文昌阁总是喧嚣热闹,已然是资江风貌带上一颗闪亮的明珠。两相对比,总有一种失落感。“虽然设施陈旧、配套不足,但每次站到阁楼上,总觉得这里是外界惊扰不了的一片宁静地。”她想把大成殿打造成文化传播的窗口,把楼上做成智慧书屋,在“强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中,发挥大成殿的价值。

  同样是“三多”特点显著的大码头街道金花坪社区,又是如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呢?

  记者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湘印小区走访时,几位居民群众在“要不要砍掉小区的两棵梧桐树”上发生意见分歧。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言语间有点激动,小区居民代表李声平、王胜利在一旁调和。社区党委书记谌冬梅了解情况后,现场表态:“请大家放心,你们的意见我都知晓,我也会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是否有必要砍树、到底砍不砍树,我们大家一起商量着办。”谌冬梅的话像一剂镇静剂,安抚了居民情绪,为化解矛盾纠纷找到了出路。

  居民对谌冬梅的信任,源自社区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建立7个网格、10个微信群,为居民发表意见诉求、共同交流探讨提供公共平台。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依托“三长制”人熟地熟优势,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社区还打造了“自治委员会”“民情格子铺”等微自治项目,组建“红管家巡逻队”实行综治维稳、安全巡查等工作一体化管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去年以来,社区线上受理各类诉求150余起,线下主动处置各类矛盾纠纷480余起。

  有了良好的自治基础,以后如何继续保持,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谌冬梅表示,将充分发挥“党建+”的融合效应,继续依托“三长制”,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通过“三微”项目建设提升社区整体人居环境品质,让居民从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更新中感受幸福生活。(记者:夏园园)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