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文明网
李月娥 大爱托起丈夫生的希望
来源:益阳日报      责任编辑:夏依杨       发表时间:2020-12-14

  “这么多年了,你真的不容易,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听说李月娥当选为11月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村民都来祝贺。

  李月娥是南县华阁镇子午村人。2007年,51的她毅然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了尿毒症晚期的丈夫凌德忠,托起了他生的希望,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给丈夫一个肾,让他再活十来年” 

  2005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一纸诊断书,让李月娥有天塌了的感觉,49岁的丈夫凌德忠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李月娥和凌德忠于1977年组建家庭,婚后生养了4个儿女。丈夫是位木匠,手艺好,人家争着请他做事。李月娥在家干农活,照顾父母和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得了尿毒症,首先是透析治疗。李月娥在省城租了房子,陪着丈夫治疗。每周二至三次,怕误了农事,她把生活必需品准备好,匆匆赶回南县乡下。忙完了,再赶往医院。一年多时间,她总是笑着跟丈夫讲,“好好配合医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家里的事,有我就行了,莫操心……”

  后来,听医生讲,换肾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李月娥就上心了。透析治疗,早已把家里的钱花光了。李月娥下定决心,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给丈夫换肾挽救他的生命。

  肾源等待,漫漫无期。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李月娥脑海里冒了出来,自己给丈夫捐一个肾。“当时也没想别的,丈夫才50岁,给他一个肾,再活十来年,也不枉人世走这么一回。”

  这一决定遭到了儿女们的一致反对。“我们都身强力壮,妈妈,要捐也是我们捐!”李月娥看着4个孩子,“你们大姐刚有了身孕,不宜捐;剩下的3个,有的还在读书,有的刚找到工作,都没成家立业,不能冒这个险。”

  李月娥瞒着丈夫,到医院做了肾配型测试。夫妻俩没有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幸运的是,夫妻俩多个位点吻合,配型成功了。

  当李月娥把消息告诉丈夫时,却遭到了他的激烈反对。“自己这个样了,不能再拖累妻子。”李月娥态度异常坚决,她找来亲友做丈夫的工作,“医生讲了,捐一个肾,对今后的生活没有太多影响。”面对善良、执着的妻子,凌德忠眼含泪花,反对无效。

   “有我在,别怕,我们永远在一起” 

  手术的钱,在亲友们的帮助下,终于筹齐了。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周密准备,手术定在了2007年4月19日。

  手术前一天,李月娥和丈夫击掌相约,都一定要好好的。手术很成功,并顺利度过了排斥期,植入丈夫身体中的肾,开始正常运作了,排尿变得没有以前困难。

  凌德忠在重症监护室待了23天。李月娥一直挂记着,她强撑着病体,跑去看望。不能进去,她只能隔着窗子,远远地看一眼,心里默默祈祷,丈夫能早点好起来。

  23天后,凌德忠转到了普通病房。闻讯后,李月娥早早就从病床上起来,不顾医生的劝阻,去病房里看丈夫。那天,凌德忠正打着点滴,看到妻子走进来,又激动,又紧张,嗔怪她:“你真不要命了,赶紧坐下来……”李月娥细细打量着丈夫,好像怎么也看不够的样子,“老凌啊,别怕,有我咧,我们永远在一起!”受妻子情绪的感染,凌德忠无厘头说了句:“这辈子,我的身体里住着‘李月娥’,真的是血脉永相连了。”

  “希望陪着他,走过长长的人生” 

  定期到医院检查,每天服用抗排斥药物等,加起来一年的费用高达五六万元。按医保政策报销后,仍需自己负担一二万元,李月娥感到了生活的压力。

  了解到凌德忠家的情况后,子午村的帮扶责任单位和驻村干部联系各方对他们给予救助帮扶。在各级组织的支持与亲友帮助下,夫妻俩注册开办了一家农资店。“丈夫没有太多劳动能力,我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大家都体恤我、关照我,农资公司把产品送到店里来,乡亲们自己到店里来拿货。”待人友善、热情,心怀感恩,做生意又讲诚信,农资店的生意还不错,每年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能勉强维持这个家庭的开销。“以前想丈夫好歹能活到六十岁,现在又奢侈了点,希望他至少还能活一二十年,我们一起走过长长的人生。”十多年了,移植的肾功能有所减退,凌德忠又得每周开展一两次透析。即使这样,李月娥仍乐观面对。晚上,她和丈夫一起散散步,然后再跳一会儿广场舞,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笑容是那么纯粹、动人。(益阳日报 陈浩军 通讯员 朱宏)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市文明办 主办 益阳文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报电话:0737-4220080 举报邮箱:wmb817@163.com